启发PM2.5素养 中山大学培育气胶女科学家

点击次数:1978   更新时间2022-11-16     【关闭分    享:
2020/09/02

【大成报记者吉雄世╱高雄报导】大学教授担任课题启发领导人,培养高中生PM2.5素养!国立中山大学气胶科学研究中心与高雄女中、台湾港务公司合作,举办“气胶女科学家培训营”,50多名雄女学生在跨院系所教授群带领下,除参访多项全国唯一的气胶实验设施、聆听讲座、体验空气品质治理与绿色港议题桌游,更乘船在海上观察高雄港进卸货与空污间的关系与防污措施,激发女高中生对气胶领域的学习热情,引领她们未来投入相关研究。
气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化学系副教授王家蓁表示,此次活动以气胶的基础科学研究为核心,链接气胶科学相关领域,透过真实的科学研究情境、互动教具操作、实验动手做、专题研究设计等活动,将气胶的核心科学知识转译为高中生也能够理解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王家蓁主任也对雄女学生分享她的学思历程及非线性的科学家养成轨迹。雄女地球科学专任教师陈建宏表示,对高中新课纲而言,气胶科学是一个新颖且重要的议题,借由此次培训营,不仅让学生对大学中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室有新的认识,更对气胶科学产生兴趣。
为让学生了解气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链接,中心主任王家蓁、海洋生物技术暨资源学系教授翁靖如及海洋科学系教授刘莉莲,分别讲述病毒气胶的传播与预防、空污与健康及气胶对海洋生态的影响等,紧接著带领学生实地参访气胶实验设施,包括全国首座最接近海港的实时PM2.5自动监测设施、气胶及生医科学实验室、化学系助理教授张元宾开发国内唯一的气胶拉曼光钳及气胶激光光达遥测设施,以及化学系助理教授钟昭宇开发的高分辨率红外光谱技术。透过教授们亲自讲解并操作精密仪器的过程,使学生更加认识气胶实作领域,直呼“大开眼界”!
现场另推出桌游让学生体验,在气胶科学研究中心环境教育推广组组长、教育所教授谢百淇与海洋环境及工程学系副教授陆晓筠的指导下,分别玩“守护盖亚˙空品保卫战”及“绿色港”桌游,学生分组后,在玩与学之间,再次认识到空污对于环境的危害,以及须立即行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培训营更安排户外教学,在港务公司的大力协助下,师生共同搭船前进高雄港中岛区,学生第一次近距离观察高雄港区船舶作业,并由港务公司派专人解说高雄港空品防治实际措施,深感新奇与震撼,对空气污染防治、空气品质维护有更深切的感受。
雄女学生郭家妤表示,她是学校的大气观测员,同时参与二氧化碳研究,此次透过气胶科学教授群演讲及实验室参访,让她对气胶扩及的生活层面有更多的认识,例如气胶可应用于医疗及生医科学等,课程结束也让她更重视环保议题,提升投入气胶相关科学研究的热忱。
图说1:国立中山大学气胶科学研究中心举办“气胶女科学家培训营”,培养高雄女中学生PM2.5素养。
图说2:国立中山大学气胶科学研究中心跨院系所教授群之一的化学系助理教授钟昭宇(右一)担任课题启发领导人,引导高雄女中学生培养PM2.5素养。

本文由:欧宝·体育(ob) 提供

关键字: 欧宝·体育(ob)-欧宝·(ob)官方体育客户端app下载 - ios/Android版下载